- 总院推拿科-
- 夏至灸-
夏至 养生
夏至既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四时八节”中的一个阴阳转化的重要关口,中医先古圣贤尤为重视,自古民间就有在夏至祭神祀祖的习俗。
“冬至一阳生,夏至一阴生”
“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春夏秋冬是一年四季气候的变化,实际就是阳气的多与少,夏至时节是阳气最多时的顶点,阳气多则热,但盛极必衰即“热极生寒”,阴气始生;而冬至乃阴气到达顶峰,冬至时节是阳气最少的顶点,阳气少则寒,此时阴寒极盛到极点,物极必反,“寒极生热”,即一阳始复生。一年四季气候规律如此,如环无端周而复始生生不息,这就有了冬至一阳生、夏至一阴生之理,因为按照阴阳之理,阳极生阴,阴极生阳,热极生寒、寒即生热各种寒热演变就慢慢开始了。正如:“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这就是由自然气候节律转化为古中医治病、防病思维,即中医的天人合一辨证思想,细思即可发现,大自然的气候节律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远远大于人体自身所病。
夏至养生:祛湿排寒
夏至后,高温多雨,让人几乎天天在“蒸桑拿”,最易生湿。
“千寒易除,一湿难去。湿性黏浊,如油和面。”夏季湿气重,会让人出现四肢沉重、恶心、食欲差、失眠等症状。
一些体虚难以快速适应气候节律变化之人,就容易反复发作气机壅塞、运化失常的疾病,感冒、咳嗽、过敏性鼻炎、慢性咽炎,脾胃虚寒腹泻、腹痛的疾病等等,要抓住阳气最盛的时节,强化阳气的温煦气化与运化推动作用,以热治寒、以盛治虚、以动治静,即冬病夏治,固护、储备阳气以增强体质。
- 传统二十四节气 -
夏至艾灸与贴敷:养阳祛湿寒
夏至节气灸贴对人体的保健作用主要是通过以下几个途径实现的:
1、扶正祛邪
体虚易感冒、过敏性鼻炎、哮喘、支气管炎、肺气肿等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往往容易在冬季发病,这是因为这些病人平素自身阳气不足,到冬天时自然界阳气亦衰少、即气温偏低,病邪侵犯人体的力量较强时,体内的正气不足以与病邪相抗争从而发病,到夏天,正是借天之阳气较盛时,借天发力以扶正祛邪,借天之力顺势而为来扶正祛邪,邪驱而本固,即以治病、防病于无形。
2、培补脾胃
脾胃是人体的“后天之本”。人体气血的生成与运化功能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体生命的基本物资充足与否。脾脏喜燥恶湿,湿邪最易困脾,影响我们人体气血的生成与运化功能,夏季培补阳气以驱除阴寒湿邪,脾胃得健,气血得充,湿邪得化,使我们远离腹胀、腹痛、腹泻的困扰。
3、助阳散寒
阳虚证的颈肩腰腿痛患者和五脏六腑系统的疾病一样,在冬季阳气衰的时候,阳气温煦不足而阴寒较盛,生发乏力、气血易受寒而凝滞脉络与关节,甚至壅塞脏腑经脉,气血得温则行、得寒则凝,人们感受了自然寒邪而产生的疾病,在冬季不能够从根本上消除,只有到了盛夏季节,人体本身的阳气受自然阳气之充实,得天之助,就可以更好地驱散体内的陈寒故冷。而夏至节气灸贴疗法正是这样一种可以激发、助益人体阳气,以经络腧穴为通道来防病、治病的好方法。
二十四节气特色贴
总院推拿科
“二十四节气特色贴”是在“二十四节气灸”的基础上,结合“中医黄帝内经五运六气天地人三材合一的理论”选方遣药,顺应道法自然的哲学思维,经过特殊搭配的药物贴敷于特定的经络穴位,使药物持续作用于腧穴而畅通经络、强健脏腑功能,真正实现“扶正以驱邪”、“祛邪即扶正”的理念,使脏腑健、经络通、气血足而身心安康。
温馨提示:
1、敷药后避免过多出汗;敷药后如出现痒、热、微痛等感觉或皮肤有色素沉着,此为正常反应,不必过多担心;皮肤敏感者,若在贴敷后出现刺痒难忍、灼热疼痛明显等症状,则应及时取下药膏,勿搔抓,一般可自行痊愈;
2、贴敷期间,饮食要清淡,避免烟酒、海味、少食辛辣刺激食品、冰冻食品、豆类及豆制品、粘滞性食物及温热易发食物(如羊肉、狗肉、鸡肉、鱼、黄鳝、螃蟹、虾等);
3、贴敷当天避免贪凉,不要过度吹电风扇和在过冷的空调房中停留,更要避免空调冷风直接吹到贴敷部位,以利于药物吸收。
- 传统二十四节气 -
1、夏至节气灸时间?
答:
北京时间2023年6月21日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个节气——夏至,可在夏至当日或前后三天内进行节气灸、节气贴(6.20-6.22工作日,上班时间段8:00-12:00,2:30-5:30)
2、二十四节气灸适合哪些人?
答:
呼吸系统疾病: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上呼吸道感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支气管炎、慢性咳嗽等。
消化系统疾病:肠易激综合征、慢性结肠炎、腹泻、虚寒性胃痛、胃肠功能紊乱、便秘、厌食症、反流性食管炎等。
心脑血管系统疾病:中风后遗症、高血压、冠心病、高脂血症、头痛、眩晕等。
内分泌系统疾病:糖尿病、肥胖病、甲状腺疾病等。
骨关节系统疾病:膝骨性关节炎、颈椎病、腰间盘突出症、类风湿性关节炎、肩周炎、慢性痛风性关节炎、骨质疏松、强直性脊柱炎等。
泌尿生殖系统疾病:慢性前列腺炎、月经不调、原发性痛经、慢性盆腔炎、不孕、阳痿、子宫肌瘤、卵巢囊肿、乳腺增生等。
小儿疾病:小儿厌食症、小儿遗尿症、小儿发育迟缓、小儿感冒、咳嗽、腹泻、食积等。
皮肤疾病:湿疹、神经性皮炎、荨麻疹等。
其它疾病:癌症、神经官能症、失眠、焦虑症、亚健康调理等。
3、夏至节气灸怎么预约和就诊?
一、 工作日上班时间可直接前往厦门市中医院总院门诊5楼-总院推拿科-565/566诊室开单预约就诊。
二、预约电话,可直接拨打以下电话进行预约夏至灸:
557-1953、557-1625、 557-1626、 557-1951
专家简介
全国中医临床特色技术骨干传承人,龙砂医学流派传承工作室顾植山教授传承人,李可中医药学术流派国家传承基地吕英教授传承人。历学中医骨伤、中医中药、中医针灸推拿等专业,尤崇“伤寒经方、针灸、整脊、推拿”等简便、高效的治疗方法,拜学诸多当代驻世中医名家,勤修仲景经方医学及中医火神扶阳学派、龙砂五运六气医派,勤参古训、细心临床、逆守精炼、朴素的传统中医特色诊疗思维与法度,兼修现代解剖与脊柱理论,力求形成纯粹、高效的中医诊疗思维及方法,真正体现出有病治病、未病先防两者合二为一的中医文化精髓。擅长:(1)中医辨证施治结合针灸、推拿治疗颈肩腰腿痛等骨关节疾病。(2)中医辨证施治结合针灸、推拿治疗癌症、高血压、糖尿病、更年期综合征等西医名相之疾病。(3)中医辨证施治结合针灸、中药外治等法治疗带状疱疹、皮肤过敏等西医名相疾病。
第一批全国中医临床特色技术传承骨干人才,龙砂医学流派代表性传承人顾植山教授亲传弟子;分别师从伤科正骨两大流派传承人石印玉、瞻红生以及郭艳锦教授;两大扶阳流派传承人吴荣祖及吕英教授;杵针流派传承人晋松教授;秉承天人合一,治伤先治人,内外并重,顾护阳气,脏脏气血筋骨整体调治思想,治疗与预防并重的理念。擅长应用龙砂开阖六气针法、导引法、杵针疗法、易医脐针、精灸、针刀、整脊推拿手法,治疗颈椎病、肩周炎、网球肘、腰椎间盘突出症、退行性膝关节炎、跟痛症等伤科疾病;过敏性鼻炎、乳腺增生、子宫肌瘤、便秘、失眠、焦虑、抑郁、胃肠功能紊乱等内外妇五官疾病;尤擅长治疗更年期综合征以及规律时间发作性疾病、疑难杂症以及各类体质调理。
福建中医药大学副教授(兼职)、中华中医药学会针刀分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推拿分会委员、福建省针灸学会刮痧分会首届常务委员,副主任医师。擅长应用针刀、推拿、整脊手法、刮痧、中药等中医特色疗法治疗顽固性颈肩腰腿痛、偏头痛、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退行性膝关节炎、跟痛症、反流性食管炎、过敏性鼻炎、神经性皮炎、带状疱疹后遗症、三叉神经痛、脊柱源性相关性疾病。
曾赴广东省中医院进修学习,师从多位名老中医。福建省中医体质调理委员、福建省海峡医药卫生交流协会肿瘤绿色肿瘤分会理事、厦门市中医药协会肿瘤分会委员、厦门市针灸学会针刀学分会委员。主治医师。擅长运用中医传统特色疗法(陈氏飞针、颊针、穴位埋线、腹针、刺血疗法、小针刀等)及中药调理治疗,提倡针药结合、外治与内调相结合,主治各种痛症(偏头痛、颈肩腰腿痛、癌痛、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痛经、急性痛风等)、肿瘤康复、失眠、焦虑、肥胖、亚健康等疾病的治疗与调理。
曾于广东省第二中医院贺青涛主任(中华浮针学会副会长)门诊进修学习浮针。医学硕士,主治医师。擅长运用浮针、针灸、推拿、小针刀、中药等疗法治疗各种痛症(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肩周炎、膝骨关节炎、网球肘)及头痛头晕、面瘫、漏尿、痛经、乳腺增生、失眠等疾病。
针灸推拿学硕士,毕业于福建中医药大学。擅长运用针灸、推拿等中医特色疗法治疗产后腰痛、腹直肌分离等产后康复问题和各种痛症(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肩周炎、膝骨关节炎、网球肘)、头痛、头晕、面瘫。及运用小儿推拿进行小儿鼻炎,咳嗽,腹泻等小儿体质调理。
针灸推拿学硕士,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师从冯淑兰教授。擅用针刀、推拿、针药并治颈椎病、颈源性头痛、肩周炎、腰痛、坐骨神经痛、膝关节病、足跟痛、指腱鞘炎、腱鞘囊肿等伤科痛症及痛风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风湿免疫病,运用脏腑推拿疗法调理脾胃病。
供稿:总院推拿科
编辑:钟婷婷
审核:江昌铭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