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群浮在水面的原因,建议收藏!

鱼群浮在水面的原因,建议收藏!

三、鱼病引起的浮头

1、细菌性鱼病引起的浮头:

养殖池长期不用消毒药物,导致水体中大量的悬浮物及有害细菌粘附在鱼的鳃丝上,引起鱼的鳃丝呼吸不到水中溶氧而引起的浮头,可用消毒的方法进行处理。

2、寄生虫病引起的浮头:

如车轮虫、斜管虫等大量寄生在鱼的鳃丝上而引起浮头,常表现为暴躁不安,在池中狂浮,可通过向水体中泼洒杀虫药进行控制。

3、浮游动物(如轮虫、枝角类、桡足类)成为优势种群引起的浮头:

它们本身是鱼苗和鳙鱼的优质生物活饵料,成鱼精养塘由于鳙鱼投放的数量不当,引起浮游动物的过度繁殖,当达到较高密度时,它们会与鱼类争氧,甚至吃光浮游植物,导致水质变清、溶氧下降、引起养殖鱼类因缺氧而浮头,此时的办法为:

a、立即增加增氧机开机时间,强化增氧;

b、利用黎明时间沿池边杀灭水中浮游动物 (注意必须在下风头),重新肥水;

c、适当增加鳙鱼的投放量。

4、池中污染、中毒症状引起的浮头:

可向池中加入未受污染的水进行冲水,并抽出一部分池水,但千万不能开动增氧机,否则会加剧鱼的死亡。

5、施肥不当引起的浮头:

在夏季向池塘过多施入未经发酵的有机肥,引起缺氧而浮头,精养鱼塘建议夏季不施有机肥,而施少量的磷肥或生物肥。

4、温度过高引起的浮头

鱼塘水体温度上升,鱼群对温度的敏感反应。这种现象,一般是发生在高温天气,水温达到了30℃以上,其一是水温过高,剌激鱼群产生不安而浮燥,其二是水里的溶液氧在高温天气,自然逸出而缺氧。所以,在夏季高温段,水温过高,鱼群对环境不适应的一种反应。

5、亚硝酸盐超标引起浮头

亚硝酸盐会与血液系统中的载氧蛋白结合,导致其载氧能力下降,使鱼体缺氧。在氨氮、亚硝酸盐超标引起的浮头时,如果开动增氧机,鱼类有时不会围向增氧机,还是和原来一样到处散乱游动,一般吃食都比较差。使用降解亚硝酸盐类的药物在一定情况下即可控制亚硝酸盐。

6、硫化氢超标

有时发现鱼类在下半夜和天刚亮时并不浮头,而白天却出现了类似浮头的症状,采取开机或者药物增氧措施后,“浮头”现象并不见缓解,情况也不见好转。情况严重时还会出现死鱼现象,但死去的多为底层鱼类(如鲤、鲫)。与此同时,池塘水质发黑,继而转清,发臭,称为“臭清水”。严重的在池边和下风处就能闻到一股刺鼻的腥臭味,这就可能是硫化氢含量超标了。导致鱼类中毒的硫化氢主要产生在池塘的底部,因底部有机质丰富,加上溶氧不足,pH值偏低,这样一来硫化氢就很容易产生过量了。鱼类对硫化氢非常敏感,一旦过量,池鱼就会出现不适反应浮上水面而缺氧浮头。鲤、鲫是底层鱼类,底层鱼类是最容易最早受到硫化氢的毒害,也就可能最先死亡,这就是鱼类的硫化氢中毒现象。应投用水质解毒剂以及硫化氢专用化解药物。

在池塘养殖过程中,鱼类会经常出现浮头的现象,有的是因“缺氧”而浮头,有的却是因“其它因素”而浮头。同是鱼类浮头,但起因不同,防治方法也各异,若不能加以区别,会给生产造成严重损失。鱼类浮头是对水体环境缺氧及其他不良因子的一种生理反应,如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将逐步加重恶化甚至泛塘不可逆转,根本的办法应找出(浮头或上浮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施治。

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相关推荐